凯时k66入口登录

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。两首大寒节气的青松诗写尽壮志贞心

分类:凯时k66入口登录 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发布:2024-03-02 21:27

  确实,在松树的身上,人们看到了君子穷且益坚、威武不屈的高尚品德,因此它也被列入“四君子”之一。

  南朝范云写它“凌风知劲节,负雪见贞心”,陶渊明称它“凝霜殄异类,卓然见高枝”;

  元稹说它“不肯作行伍,俱在尘土中”,宋之问赞它“百尺无寸枝,一生自孤直”。

  今天,分享两首写在大寒之日的青松诗,一首以松喻人,赞尽君子之风,另一首以松赠别,写尽君子之心。

  黄庭坚《岁寒知松柏》松柏天生独,青青贯四时。 心藏后凋节,岁有大寒知。 惨淡冰霜晚,轮囷涧壑姿。 或容蝼蚁穴,未见斧斤迟。 摇落千秋静,婆娑万籁悲。 郑公扶贞观,已不见封彝。

  他花费许多笔墨去描写松树的姿态、品格,实则落在尾句“郑公”之上,以松喻人,将两者高洁的形象合二为一。

  一个“独”字,不是写它孤独寂寞,更不是写它骄傲自私,而是写它的与众不同。

  这种与众不同,在于它的颜色从春天青翠到冬天,这样贯穿四季、始终如一的色彩,是它天生的、独特的美丽。

  松树的心中藏着要比其他植物更晚凋零的节操和志向,但是寒风霜雪之后,群花与草木纷纷枯败零落,都没有见证的机会。唯有人们等到到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时,才能真正知道它拥有这样的品格。

  岁暮天晚,冰霜覆盖天地,四野泛白、一片惨淡,山涧、深壑众松树青翠傲然的姿态极为鲜明。

  囷(qūn),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;轮囷,则是形容松树的松根盘旋缠绕的姿态。

 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,也有一首写松树的诗,黄庭坚这两句诗大约从他的“岂识雪霜心,但轻蝼蚁皮。中为栋梁用,莫叹斧斤迟”两联中脱略而出。

  “斧斤”,泛指各类斧头。“斧斤以时入山林”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,意思是按照季节砍伐树木。

  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,松树没有被砍伐,并不是因为它没有用,它也不会为此而动摇。因为它的目的就是要成长为栋梁,不在乎被砍伐和使用的时间是早还是晚。

  就松树而言,大抵写的是它行将老朽之时,天地万物都为之静默无言,世间所有声响都带上了悲伤。

  但结合最后一句,就很明显能看到,是以树之朽败,喻郑公的逝去,天下有识之士都为之哀痛、沉默。

  他和松树一样天生与众不同,一生都坚守着高尚的品格,从不曾因外物或人事改变自己的节操和志向。他不畏艰苦的环境,耐得住寂寞,容得下非议,在最困难的时候反而更凸显出不屈的意志。

  有人说是郑国公魏徵,他性情刚直果敢,时常直言进谏,甚至不惜得罪皇帝。而“封彝”指的是封德彝,是一位在李渊和李世民父子间左右逢源的政客,为人“险诐”,风评不佳,与魏徵也曾有过龃龉。

  也有人说郑公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大儒郑玄;“封”指封赏,“彝”为宗庙器具。这句诗写的是贞观二十一年(647年),唐太宗追封郑玄入二十二“先师”之列,配享孔庙。

  两种解释有一定道理,且都能自圆其说,但结合二人的人生经历来看,魏徵的磨难主要在于丧乱和仕途风波,郑玄则更为符合诗中历经坎坷的形象。

 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,郑玄曾遭“党锢之祸”被囚禁13年之久,后来天下大乱他守节不仕,又经历了数年的颠沛流离。然而他始终精研经典、博稽六艺,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经典,后来在病重和临危之时,他还在注释《周易》。

  另一首写在大寒节日当天的青松诗,是北宋一位冷门诗人邹浩的《留别兴安唐叟元老推官》:

  “风前火烈逢真玉”,已是烈火熊熊,却还要风助火势,因为只有最猛烈的火,才能辨别出真正的玉。

  这句诗可以参考白居易的“试玉要烧三日满”来读。东汉高诱注解《吕氏春秋》中的“钟山之玉”,称其“燔以炉炭,三日三夜,色泽不变”,意为只有产自钟山的真正美玉,才能在火炉中灼烧三天却不变色。

  青松,就是有这样坚忍不拔、宁折不弯的刚直,有不畏艰难、愈挫弥坚的豪情,冷峻峭拔,傲然不屈。

  一热一冷,却都是天地间至纯至真、至坚至美之物,无法折断、不可改变,正如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心。

  在赠别诗中,以物喻情蛮常见的,但是邹浩的这两个兼具反差感和统一感的比喻,算得上其中佼佼者,读来颇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
  这两首都是写在大寒节气的,其他的咏松诗词也数量极多,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呢?

-

文章分类

-

最新产品

-